四次重启共享充电宝业务 美团终结“三电一兽”格局预言会成真吗?
2020-04-10 14:22:07
  • 0
  • 0
  • 0

还记得上上次借用共享充电宝花了69块钱,而上次借充电宝花了四块五,两次加起来足够我买一个罗马仕2万毫安的充电宝了。也就是从69块钱开始,我越来越关注共享充电宝这个领域。身边有个朋友帮街电做地推,自己可以免费用共享充电宝,也顺带“方便”了各室友。

这些都是生活琐事,但是最近共享充电宝领域的确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团充电宝全国百城开战。这不是美团第一次做充电宝,早在2017年8月就曾在石家庄、青岛等地试验,但是两次被搁置,去年8月第三次重启充电宝业务,但最后再度搁置。

这次,美团似乎有备而来,现在美团App已经支持通过扫一扫入口,进入共享充电宝租赁页面。还有其他种种迹象以及提前曝光的官方海报表明,美团正在大举进军共享充电宝行业。选择在疫情稳定之后这样一个时间段重启充电宝业务,美团这次会终结“三电一兽”的市场格局吗?

“三电一兽”市场格局已定 美团三次搁置重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2017年8月15日,美团点评开始推行共享充电宝业务,当时表示只要是其评入驻的商家,都将有机会接入该共享充电宝服务。不过近三个月后,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面向餐饮平台发布内部信,宣布将结束餐饮平台“松鼠便利店” 和“共享充电宝” 两个试点项目的运营。

后来共享充电宝经历一段冷落期,但是到了2019年,共享充电宝行业有回暖迹象。7月份, Trustdata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市场总体实现了稳步增长,全年用户规模达到1.5亿人次,逐步渗透商场、餐厅、机场及休闲娱乐等主流消费场景,其中商场渗透率为61%,餐厅渗透率为55%,机场为54%。

这份报告显示出了充电宝行业的发展潜力与市场空间,不少巨头都对这个领域跃跃欲试,也有不少头部玩家都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是盈利的,比如说街电。就在这份报告发布后不久,美团8月份第三次重启充电宝业务,但似乎也没能达到预期。

这次,疫情接近尾声的时期,美团再次重启充电宝业务。根据Tech星球消息,目前美团充电宝业务正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进行大规模地推,招募人员,现在事业部有一两千人。美团表示充电宝业务已经准备了半年时间,并在今年3月份正式成立,已经运行了一个月时间。

现在陆续有店铺与美团进行合作,如北京西贝筱面村世贸天阶店。美团给予商家”零投入“的措施,即商家不需要任何费用,可以免费接入美团共享充电宝机器。已经流出的美团共享充电宝演示视频显示,1公里范围内试点的商家达到数十家,免费充电宝铺设密度并不低。对于已经接入共享充电宝的商家,美团还会增加推荐权限。商家方可获得线上流量,提升进店率。

这样看来,美团这次似乎动了真格。

截止到现在,在美团进入之前,充电宝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现在剩下的主要玩家包括来电、街电、小电、怪兽,即“三电一兽”。TrustData数据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宝头部玩家“三电一兽”的街电、小电、怪兽、来电分别占据了28.6%、27%、25.1%和15.6%的市场份额。另外根据艾媒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增长将达到3.05亿人。

这些数据表明,共享充电宝似乎是一个被低估并且值得重估的生意。实际上,不同于多数烧钱的共享项目,共享充电宝是一笔好生意。腾讯创业曾测算,每个充电宝机柜实际利润在1020-1380元/月,4个月便可回本。现在市场的头部玩家基本是盈利的。

美团选择重启充电宝业务,是看到共享充电宝最近两年在线下的大量需求,整个行业发展比较理性,不仅可以获得用户,还能赚钱。从最新公布的财报来看,拉新难是摆在美团点评眼前的现实问题。2019年,美团点评的交易用户为4.51亿,同比增长12.5%,相比2018年的29.30%增速明显放缓。而在充电宝市场较为理性之下,美团不用大量烧钱进行大规模用户补贴,就可以做出一定市场,所以它重新入场寻找机会,通过充电宝业务为餐饮外卖、酒店旅游导流。

因此,美团做共享充电宝,醉翁之意不在酒,增加营收只是一方面,最主要还是开通新的流量入口,从线下获取流量。由于线上渠道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充电宝和共享单车一样,都可以把美团的线上流量带动到线下,提升App日活和品牌影响力。

疫情让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至暗时刻 美团此时搅局是“趁你病要你命”

美团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重启充电宝业务?这跟现在的大环境分不开。

疫情期间,众多充电宝玩家都受到了重创,近日新浪就报道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小电的CEO唐永波表示,由于企业模式对上游商户(餐饮、卖场等)的依赖程度极高,在目前全国大量合作商户无法开门营业的情况下,公司的业务遭到严重打击,收入骤降冰点,公司5000名员工的工资以及供应链和各地办公租金等多项支出也亟待解决。

不仅仅是小电,包括头部玩家在内的众多共享充电宝企业,都遭遇了收入断崖式下跌、现金流告急等突发的严峻考验。

正是经过这次疫情的冲击,行业头部玩家“失血”严重,这对于美团来说就是一个好机会。

与共享充电宝企业相比,美团作为巨头企业的资金与渠道资源都更加雄厚。虽然从产品形态的前端来看,美团的共享充电宝产品与其他公司相比,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但在运营和线上产品方面,美团具备优势。

首先,美团在商家端的品牌感知力较强,不管是餐饮还是线下卖场,美团的品牌影响力都大过于“三电一兽”。其次,美团后台时刻掌握着商家是否开店的动向,可以通过美团线上工具直接和商家快速进行沟通,询问是否有铺设意愿,节约了很多沟通成本、地推人工成本、资源成本。而且,美团可以借助自己的平台优势,和商家议价,在“天价入场费”这一点上,比其他充电宝企业更具有议价权。

另外,美团点评向来以价格取胜,在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价格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美团可能拉开价格战。而凭借自己整个生态的支撑,美团可以时不时推出优惠券之类的活动,和平台上的商家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总之,疫情期间,整个行业进入至暗时刻,而美团选择在行业复苏阶段重启业务,的确是一个好时机。

再度重启共享充电宝业务 美团会打破既有格局吗?

对于这次美团的入局,行业最为关注的是聚美优品陈欧的街电如何应对,这个为自己代言的CEO凭借充电宝业务将公司起死回生,而美团猝不及防地动真格之后,大家都关心他的未来。毕竟陈欧的街电能有今天,并非含金量十足,其中支付宝/微信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通过对应的芝麻信用分、微信支付信用分,用户就能实现免押金租借,为陈欧的街电免去了押金的门槛。可以说,支付宝、微信这两个巨头给街电占据市场,做出了突出贡献。

所以说,这次另一个巨头美团的入局,肯定会让市场内部的玩家猝不及防疲于应对,市场格局肯定会有所变动,“三电一兽”可能终将改变。

其实,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共享经济里面“混”的比较好的了,算是幸存品类。

从发展历史上来看,共享充电宝创业起于2014年,爆发于2017年。据创业邦报道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两年间,共享充电宝行业共获得融资31笔,其中28笔发生在2017年,月均融资2.3笔。2017年3月-5月鼎盛时期,资本最疯狂时,10天内行业融资金额近3亿,40天内涌入12亿,包括IDG资本、金沙江创投、腾讯、高榕资本、红杉资本等超35家机构,有投资人形容当时“融资速度是共享单车的5倍”。

2017年10月开始,共享充电行业掀起倒闭潮,杭州的“乐电” 成为首家倒闭公司,当时的共享充电宝使用频率低,难以盈利。之后PP充电、小宝充电、泡泡充电、创电、放电科技、河马充电等7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先后进入项目清算阶段。此后长达2年的时间,除了小电科技在2018年完成B+轮融资,资本再未向共享充电宝项目投入分毫,赛道骤冷。

为什么呢?这跟充电宝业务本身的商业模式有关。理论上来讲,共享充电盈利模式清晰:充电宝本身设备成本低,运维成本也不高,每次充电价格是1元/小时,凭借租金收入基本上两三个月就可以回本。然而市场竞争激烈,为抢占更多优质点位,共享充电宝企业不断提升商家的分成,有业内人士称商家分成现已达到70%,甚至是80-100%。另外就是“天价入场费”了。脉脉上此前有人爆料怪兽的入场费,详细列举了怪兽充电在各大城市厅堂会所的费用,如武汉威尼斯水世界,怪兽充电合作一年入场费高达140万元。

长此以往,企业拿到手的利润会越来越少,最终不得不抬高充电宝的使用价格来维系盈利。从最开始的一元每小时,到两元、四元甚至八元每小时,共享充电宝使用价格的一路“飙升”曾引发消费者多轮吐槽。但依靠涨价来收割用户,消费者总会有不再买账的那一天。

但是现在美团入局,或许能改进行业内生态模式单一、脆弱、抗风险能力差这些缺点,给现有的玩家“敲响警钟“——根据美团2019年Q2财报显示,美团目前已经拥有超过200万个到店活跃商家,仅仅依靠目前现有的数据资源,假设在这些点位都铺上美团的共享充电宝,其点位数将是目前“三电一兽”点位数的总和,这种“想象”对于“三电一兽”来说显然是更高维度的威胁。

未来,在美团的倒逼下,或许行业内的既有玩家会努力进步,或许市场会重新洗牌、并购重组,但大家都希望看的是,是美团能够对整个行业的前进起到推动作用。

其实,站在用户的角度,巨头们谁输谁赢不重要,用户更在意谁能提供合理的价格来做参考,要知道当下的共享充电宝行业收费定价实在过高,如果王兴携美团入局能将价格打下去,对所有用户都是一个好消息。

作者:小谦,互联网观察员,多家科技媒体专栏作者,微信联系net1996,转载请注明版权。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