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办公”Buff加成,星巴克的新故事有多动听?
2021-11-29 15:18:12
  • 0
  • 0
  • 1

咖啡之外,尚有江湖。

在星巴克喝咖啡的年轻人,总是与电脑相伴,于是这里成为了打工人们的栖息地,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业精英”聚集于此。而在这之前,你或许总是会被在高谈“百亿大单”的老板打断思绪,但如今在星巴克你不仅能享用纯正的咖啡,还能找到真正属于你的工位。

近日,星巴克中国宣布,中国内地首家星巴克共享空间概念店于上海来福士广场办公楼开业。凯德集团旗下灵活空间和商业社群平台——奕桥Bridge+,与星巴克共同打造并运营这家独特门店里的共享空间。

一直在创新路上步履不停的星巴克,这次看中的“共享办公室空间”生意,是否会在咖啡餐饮中掀起一股新风潮?

共享空间概念,为何能够吸引咖啡巨头入局?

咖啡店自带的“办公属性”,正在被一步步挖掘放大。

有意思的是,星巴克首家概念店选在了上海来福士广场办公楼,吸引了众多“打工气氛组”前来打卡拍照,分享至社交平台,在宣传的同时起到了营销作用。

作为一家共享空间概念店,这家门店的设计细节全方位考虑移动办公人士的需求。据悉,该门店总面积约200平米,共设置了近100个座位。且店内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私密的收费会议室、半开放的单人办公区、便于集中讨论的沙发区、以及供短暂停留的休闲区。

不同于一般的店内空间划分和布局,该门店的空间可以满足商务会议、移动办公、小组协作等商务需求。在保证消费者私密空间的同时,也能够让消费者更能专注办公。

值得一提的是,该门店设置了私密的付费会议室,包含3间4人洽谈间及1间8人会议室。此外,预定会议室的顾客还可以通过星巴克微信小程序、APP等渠道提前预订咖啡和餐食,也可以扫描会议室内二维码现场点单。

如今,“气氛组”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位,新概念店的打造,进一步实现了消费场景的多元化需求,并且打造了星巴克的“咖啡办公场景”,让消费者能够将星巴克作为户外办公的首选地。

起初,星巴克就是为打造“都市第三场景”而生,而本次的共享空间概念店便是一次新消费场景的探索。

星巴克前CEO霍华德·舒尔茨说,星巴克打造了“城市会客厅”“都市第三空间”等概念,服务于商务群体和白领小资群体,这也是中国咖啡馆为什么那么重视“空间化”的根源。

那么,创新的消费场景,是否能够给咖啡赛道的玩家注入新的灵感呢?

“共享办公”的故事,能否打动年轻人?

近年来,“共享”概念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关于高效的可能性。

例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但这些似乎都没有迎来爆发,在一波又一波的共享概念退烧散场之时,共享办公空间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与死板的传统办公室不同,共享办公空间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现代感和科技感。共享办公空间让办公室不再是一人一个“格子间”,更包容也更具张力。随着时代的变化,共享办公空间是开放性文化的象征,成为了Z世代钟爱的办公模式。

星巴克本次选择,进入“共享办公”领域,在创新咖啡玩法的同时,给星巴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事实上,星巴克将办公活动融入第三空间的模式,此前已应用于日本市场。2020年4月,星巴克在日本东京 JR 山手线新站(高轮Gateway站)推出了SMART LOUNGE,正式试水共享办公。唯一的区别,是东京店相比上海店,缺少私密度高的会议室。

众所周知,共享办公对于门店的选址要求极高,首要条件便是有充足的办公人群,而对于星巴克如此众多的门店来说,共享办公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门店。

不过,星巴克方面尚未透露共享空间概念店的在华开店计划,但表示“相信随时随地轻松灵活地工作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细分市场”。

自从去年疫情出现后,国内不少公司都开始布局更为多元化的移动办公模式,用新模式来更新办公体验,共享办公成为一种新方向。外加星巴克门店内“气氛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星巴克在倡导“第三空间”的同时,开始更关注细分人群和细分场景的需求,探寻服务顾客的新路径,因此共享办公或许能够给咖啡餐饮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在现代社会不断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兴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随新兴产业的行业特性而流行起来的共享办公室也开始掀起办公空间的改革。眼下星巴克选择在中国布局共享空间概念店,无疑是希望通过抓住后疫情时期的消费新趋势为自己带来更高的增长空间。

结语

不论怎么讲,星巴克在不断扩充商业版块,共享办公的故事或许能够成为咖啡餐饮业发展的一种新可能,在这之前,需要人去探寻真伪。企业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不断的寻求新的可能。

文|小谦笔记(xiaoqianshuo)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